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在线阅览 >> 2023年第2期 >> 正文

一个捍卫乡村审美的阵地

文 / 图 欧永韬

  我国农村地区,既传承了极其丰富的地方文化艺术和传统手工技艺,又拥有丰沛的农业资源,如果用文创等现代化的艺术手段把两者进行关联,或可成为当地长期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抓手。但是,对于深圳这样几乎没有农业的地方,文创赋能农业,实质效果甚微。尤其对处于大都市边缘随时可能被其吞没的村落来说,或许我们要做的不是赋能农业,而是如何使之不被卷入当下城市商业审美的洪流中。

  这一思考在我跟勺哥参与筷箸文化小院建设的过程中,日渐清晰。我坚定地认识到,这是一个阵地,一个捍卫乡村审美的阵地。美可以交流,也可以兼容并包,但是兼容并包的基础是有自己的主张与坚持,而我们当初愿意建设筷箸小院,就是缘于彼此对乡村审美的坚持。

  为什么要以筷箸为文创项目来改造老旧的乡村院落呢?

  筷子是中国独特的餐具。全世界有18亿以上的人使用筷子,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的用筷习俗皆由我国传入。作为东方文明的象征之一,筷子在东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一些学者甚至将“东亚文化圈”形象地称为“筷子文化圈”。可以说,中华民族文明的饮食文化、传统工艺,乃至社交礼仪、哲学思想,都可以通过一双筷子来体现。因此,我们决定选择用筷子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深圳迳口村分成旧村、新村和侨村三个片区。筷箸小院选址在黄氏大宗祠的后面,属于迳口村的旧村片区。我们把六户村民的房屋组合成一个整体院落,在设计施工时,尽量尊重原有的自然景观和乡村风貌,保留了原来的老墙,栽种了乡村田野里寻常的花草,让深圳原乡的味道在这里自然地流淌。现在它成了迳口老村最大的院落,也是迳口村空间意义上的核心。改造时,我没有过多考虑小院的私密性,而是设置了三个通道曲折的出入口,在恍若探访桃花源的行走感觉中将迳口村的旧村、新村和侨村连接起来,似乎也是连接了一个村子的过去和现在。

  筷箸小院设有筷箸文化展厅、筷子文化讲堂、茶室、美术空间等功能空间,作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文创项目,这里不仅可以承接社区、学校的传统文化活动,也欢迎散客来感受筷箸文化,体验木艺手作,当作一种假日休闲。从2020年10月建成至今,400平方米的筷箸小院累计到访人数近四万人次,成为迳口村名副其实的文化打卡点。而且,很多人慕名来到迳口村寻求合作。如今的迳口村,由当初只有我们筷箸小院一个文创团队,发展到十多个文创团队进驻,并助力该村于2022年成功入选深圳市第二批特色文化街区。

  我们在迳口村打造的筷箸小院,与其说是一个文创项目,不如说是乡村审美与城市审美的阵地争夺战。迳口村的新村经过商业开发,早已是一小片钢筋混凝土的“森林”,这似乎也是许多大城市周边村落的改造方向。身在旧村的筷箸小院,坐落在黄氏大宗祠之后,安静地散发着传统文化的气息和中国乡村独特的审美情趣,让村民和四方游客看到了旧村改造的另一条道路,看到了在由资本主导的城市商业审美的夹缝中一群人对乡村之美的坚守。我们并不排斥社会发展带来的技术与创新在乡村的运用,但我们希望乡村能始终保有自己的特点。

  乡村之所以为乡村,必然有其独特的审美构成。

  “小桥、流水、人家”,村口的古井,仲夏夜的大樟树,稻田,麦浪,春天里田间的花香,夏天里的蝉鸣蛙叫,这是乡村的静好;逢年过节的舞龙舞狮舞麒麟,香火不断的庙宇道观与祠堂,这是乡村的热闹。生活在乡村的人重视祖先、重视祭祀,在每一个重要的节庆,他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求家宅平安、人丁兴旺。乡村的恬淡安宁背后是一种朴素的人生信仰。

  因此,在我们看来,激活乡村的活力,不仅仅要解决人口流失、农村经济基础重建等问题,更深层的要害,是要珍视乡村原有的自然与人文生态,以捍卫乡村之美为契机,重拾我们的文化自信。

小院曲折的入口_爱奇艺.jpg
小院曲折的入口

筷箸小院一角_爱奇艺.jpg
小院一角

用圆木砌筑的一段院墙_爱奇艺.jpg
用圆木砌筑的一段院墙

文创筷子展示_爱奇艺.jpg
文创筷子展示

简单改造的筷子讲堂_爱奇艺.jpg
简单改造的筷子讲堂

危房改造的茶室_爱奇艺.jpg
由危房改造的茶室

作者与勺哥(躺着的)改造过程中的交流_爱奇艺.jpg
作者(左)与勺哥在改造过程中交流